蛇年之末,马年之初,虽然年味正浓,但对于创业者来说,却是繁忙的时刻,因为新的一年的发展思路需要不断地讨论,这事关生死。我也被邀请参与了好几次,在密集的讨论过程中,我的发现是:工科男和文科男讨论问题是蛮难达成一致的。​

我得举个例子来讲。​

文科男好比唐僧,工科男好比孙悟空,在西天取经的漫漫长路上,每次孙悟空打跑一个妖怪,他们便经常会有这样的争论。​

“悟空,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,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取经,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想着怎么样才能取到经书,不要老想着打妖怪!”​

“师父,你不打妖怪怎么可能取到经书啊!”​

“问题是打妖怪没有意义,你打了几千个妖怪又怎么样呢?”​

“可是师父,这些妖怪挡住了我们的必经之路啊!怎么可能不打?”​

“为师的意思是你不能为了打妖怪而打妖怪,我们此行的所有动作,都必须围绕取经这个根本的目的来。你看你每次打妖怪需要费多少工夫,要踩穴,要看人家妖怪的实力,一边打一边还要跟各种神仙交涉,咱们就四个人,精力有限啊悟空。”​

“师父,我也没说为了打妖怪而打妖怪啊,你说你不打妖怪,那行啊我们可以直接带你飞过去,可是这样一来,咱们还能取到真经么?这样我们就把自己做小了”​

“我没说不打妖怪…我是说别为了打妖怪而打妖怪”​

“我也没有为了打妖怪而打妖怪啊”​

……讨论永无结束。​

其实双方本就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,两者的论据似乎是异面的,即不平行,也永不交叉,我不是理论家,所以我不知道专业术语是什么,我的理解是,这是结果思维和路径思维的冲突导致的。​


文科生一般偏于感性,是结果思维,所以他们脑子里经常想像的是创业的结果应该是什么样子的,至于路怎么走,他不管;而工科生偏于理性,是路径思维,他们想的是我怎么样才能到达那个结果。​

在两种思维模式下,争吵便很容易发生,因为彼此总是用自己的思维模式来套用到别人的逻辑,所以文科生会以己度人,认为工科生也是结果思维,而且” 他居然无可就药地以路径为结果”,所以唐僧会认为悟空以打怪为结果,便对取经之路深表忧虑;而工科生也会以己度人,认为文科生也是路径思维,而且“他居然现在就要我们出结果”,所以悟空会认为唐僧急于求成,心里还不免委屈。​

而事实是,唐僧只是想说:“悟空,你打妖怪的时候,别忘了打快一点,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取经”,悟空也只是想说:“师父,我把这个妖怪灭了,我们离取经之路就更近一步了”。你看,其实师徒俩是一条心,一切都是误会。​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