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,将来会取代很多人类的工作。
我们发现,手机支付普及后,银行的柜台人员少了,银行也开始周末双休了;超市里的自助智能收款机,也顶替了部分结算员的工作;人工智能,甚至可以编辑新闻了。
只有那些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,仍牢牢地掌握在人的手里。毕竟需要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工作需要更为复杂的思维过程,甚至是创作者过往经历经验与偶然的灵感碰撞摩擦而出的成果。这个复杂的过程,光靠大数据分析,还不足以模仿人类。文章开头所说的人工智能设计师,也仅仅是把数据(各种设计要素)混搭,融合成符合主题的设计作品而已,离真正具有温度的设计作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。
小孩子的想象力其实本来大得惊人,在他们眼里,春天是条大懒虫,雷公怎么叫也叫不醒;他可以把“守株待兔”的成语理解为“守一只猪,待一只兔”,他的猪是直立行走的佩奇;他认为天上的星星就是他那天吃的西瓜籽,爆了芽。那是大人无法想象甚至理解的世界。
互联网时代变化很快,更新很快,试想,再过几年,我们的孩子也都要进入社会了,如果不早早做好准备,那不仅仅是孩子个人的错失,很有可能是整整一代的错失。
学习一两门艺术学科让孩子学习一两门艺术兴趣班,不是为了未来成为大师,而是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,获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,以及审美的启发。
但需要注意的,比如孩子画画时,不要轻易打搅他,指手画脚这不对那不对。他只需要把想象中的事物用自己的方式画下来,他不需要太多知道明暗关系、透视关系及像与不像的问题,那是画家所要考虑的事情。
允许孩子胡思乱想孩子讲了个非常不符合逻辑的故事时,不要嘲笑他或者打断他,那是他精彩的小宇宙,你不懂,就别掺和。人类的进步往往起源于那些不可思议的胡思乱想。
试想,如果孩子都按照大人指定的套路去走,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。因为,在十几二十年之后,你现在所教育孩子的,就远远落后了。
我们可以让孩子乘上想象力的翅膀,看得远一些,再远一些。
后记,小编朋友公司研发了一个游戏化的少儿编程在线课程(5-12岁),游戏化教学结合scratch(一款在线少儿编程工具,类似乐高的积木拼搭),我家娃娃学了几次课,非常喜欢(超预期),16次课才200多块钱,对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动力很有帮助。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