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和朋友一块念着历史,在尘埃中磕磕碰碰。只不过不同于我的早晚苦读,她始终轻轻松松地追星,大把时间都投入到偶像美好的身段中去。我一度以为她考试必然挂科,结果却是她考的比我还高!
回家前的晚上,我准备好好问她这么一个追星人(狗)怎么就忽然转了行。她似乎也知道,把平板递给了我——当然,锁屏图还是她偶像。她打开思维导图,我看到了一大堆文档,而排在第一的,是这样一张图:
“这是《延禧攻略》时我做的笔记。”她说着,又换了一张给我,“这是我看杂志时用PS导出的色调。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吗?”
“第二张比第一张更多变活泼?”
“对。”
“但我还是不懂你这些图的意思。”
王玲看到我的茫然,笑得意味深长:“你不会以为追星就真的看看杂志这么简单吧?”
“追星,首先我要知道他相貌、性别、年龄。然后我要记录他的出道日期,参加节目,排名。除此之外,需要了解他的人际关系,与公开平台的好坏,恋爱对象的好坏。这些还只是最基础的。”
她说着,又递给我一张图:
“这一些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?”她依旧意味深长,不过我答的飞快,“负面消息和未确定消息用红线表示,正面和已确定有蓝色表示。”
“对。根据我这些年的经验,同样的颜色超过三种,就会什么都记不清了。”她拍拍我,又摊开第四张图,这次倒是正儿八经的读书笔记了。
“现在你知道我怎么记笔记的吧?”王玲笑着,没注意我也露出了笑容。因为这说白了,就是压缩信息,利用关键词联想的方式,将原本的信息压缩再释放的过程。
头两张图,就是提取《延禧攻略》的莫兰迪色,将其用在广告上。即:
这样的方式具有过程性,像我们历史系常说的“以史为鉴”,存在目的与过程。
而三四图,就是非常明显的信息采集过程,适用于逻辑性强的干货提取。
虽然道理很简单,但能通过追星捕捉到学习方法,再反哺学习,倒让我想起另一句话:一法通,万法通。
老祖宗诚不欺我也!
--end--
后记,小编朋友公司研发了一个游戏化的少儿编程在线课程(5-12岁),游戏化教学结合scratch(一款在线少儿编程工具,类似乐高的积木拼搭),我家娃娃学了几次课,非常喜欢(超预期),16次课才200多块钱,对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动力很有帮助。
声明:本文章由爬虫自动处理和转载作为教育分享用途,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处理:freemanzk@qq.com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